“我去年10月承包了4座溫棚,主要種植芹菜、茼蒿等蔬菜,長勢非常好,馬上就能上市銷售。按當前市場行情,每棚收入3萬多元沒啥問題!”海原縣三河鎮黑城村村民楊長貴說。
走進海原縣三河鎮閩寧協作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,只見棚內蔬菜、中草藥、各色水果等長勢喜人,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。據了解,三河鎮原有溫棚基地因設施老舊、資金短缺導致運營困難。去年,三河鎮借助閩寧協作投入1667.8萬元,全面改造85座大棚,采取“政府引導、企業經營、村集體分紅、農戶參與”運營模式,實現統一化、規模化、標準化種植,水肥一體化全覆蓋,讓老舊大棚重煥生機。
“去年,在閩寧協作資金幫扶下,新建68個日光棚,通過與企業合作試種26棚羊肚菌,目前種植技術與閩寧協作農業示范基地互通,并有專人指導,增強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信心。”三河鎮坪路村黨支部書記計碧剛說,今年帶動村里16戶群眾種植小番茄、香瓜和羊肚菌等經濟作物,共同致富。
據悉,目前寧夏奮之鮮等3家企業已承包該示范基地26座大棚,黑城村、坪路村、團莊村等種植大戶和群眾承包大棚59座,不斷增強產業集群效應,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。“我們基地85座溫棚已完成種植,預計棚均收入4萬余元,創收340萬元,帶動周邊180名群眾務工,人均年務工收入2.7萬元,第一年可實現綜合收益800多萬元。”三河鎮閩寧協作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負責人欒耀廳說。
“我鎮將以閩寧協作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為發展重心,大力推動土地流轉、市場調研、企業引進‘三個先行’,協同推進產業發展、閩寧示范村建設和道路提升改造多管齊下,布局建設休閑采摘、花卉觀光、規模育苗、研學實踐等功能業態,使示范基地成為推動農業提質增效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動力引擎。”三河鎮副鎮長羅少義說。圖為大棚內長勢喜人蔬菜。(全媒體記者 范本哲 劉立濤 馬彥軍 文/圖)